实践中,侵权人所获得的真实利润往往难以查明,尤其是在侵权人蓄意侵权的情况下,同样,对于权利人的实际损失被侵权人也往往难以举证。因此,大部分的当事人都选择适用法定赔偿制度。那么确定侵权赔偿数额的方法有哪些呢?接下来小编就来为大家解答。
一、确定侵权赔偿数额的方法有哪些
(1)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包括被侵权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2)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
(3)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4)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侵权人因侵权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权人因被侵权所受损失难以确定,当事人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三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二、我国知识产权案件损害赔偿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
**,社会评价不高。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专利法和著作权法的审议报告出来以后,司法界普遍很难受,但是目前的赔偿额与创新主体的回报期待的确存在很大差异。
第二,保守的司法观念依然在延续。司法政策对于加大赔偿额提得很明确,但在法院内部并未取得共识,在早期创新技术含量不高的阶段,赔偿额不高尚可理解,但这样的赔偿额如今仍然在延续。
第三,长期的低赔偿额难以支撑高赔偿额的精细化裁判。市场价值得不到认同,合理的律师费支持比例不高,这其中当事人和法院都面临的问题是,是否值得花费巨大的精力和财力进行赔偿额计算——我们预期的诉讼回报制约了当事人的诉讼策略以及审判思路的选择。
三、确定侵权赔偿数额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三条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解答的关于确定侵权赔偿数额的方法有哪些问题的相关法律知识内容了,综上所述呢,我们可以了解到法定赔偿方法在审判实践中的适用比较广泛,鉴于确定侵权数额赔偿数额的难度,法官根据各种相关因素酌定一个合理数额,是为了提高审判效率、做到相对公平的一个较好的方法。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所分享内容为原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各位读者学习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电话: 023-6305-0970
邮箱: bangminlvsuo@163.com
所在地址:重庆市龙山街道龙山一路5号扬子江商务中心24F 热线电话:023-6305-0970
Copyright © 2023—2026 重庆邦民律师事务所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云威科技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