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议庭通过后多久宣判

更新时间 / 2023-05-26

  合议庭是我国诉讼法当中的一项重要的概念,一般来说一个案件如果适用普通程序的话则会组成合议庭由三名以上审判员审判,是我国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基本审判组织。因此接下来将由小编为您介绍关于"合议庭通过后多久宣判"的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合议庭通过后多久宣判


  如果案情复杂,则普通程度审理(由法官、审判长以及陪审员三人审理),一般是六个月结案;如果案情简单,则是简易程序(一位法官审理),一般是三个月审结。


  《民事诉讼法》**百四十九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二、合议庭的职责


  (一)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案件的具体情况,可以作出财产保全、证据保全、先予执行等裁定;


  (二)确定案件委托评估、委托鉴定等事项;


  (三)依法开庭审理**审、第二审和再审案件;


  (四)评议案件;


  (五)提请院长决定将案件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六)按照权限对案件及其有关程序性事项作出裁判或者提出裁判意见;


  (七)制作裁判文书;


  (八)执行审判委员会决定;


  (九)办理有关审判的其他事项。


  三、合议庭的相关法律规定


  《*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合议庭工作的若干规定》已于2002年7月30日由*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34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8月17日起施行。具体内容如下:


  **条 人民法院实行合议制审判**审案件,由法官或者由法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人民法院实行合议制审判第二审案件和其他应当组成合议庭审判的案件,由法官组成合议庭进行。


  人民陪审员在人民法院执行职务期间,除不能担任审判长外,同法官有同等的权利义务。


  第二条 合议庭的审判长由符合审判长任职条件的法官担任。


  院长或者庭长参加合议庭审判案件的时候,自己担任审判长。


  第三条 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除因回避或者其他特殊情况,不能继续参加案件审理的之外,不得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更换。更换合议庭成员,应当报请院长或者庭长决定。合议庭成员的更换情况应当及时通知诉讼当事人。


  第四条 合议庭的审判活动由审判长主持,全体成员平等参与案件的审理、评议、裁判,共同对案件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负责。


  第五条 合议庭承担下列职责:


  (一)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案件的具体情况,可以作出财产保全、证据保全、先予执行等裁定;


  (二)确定案件委托评估、委托鉴定等事项;


  (三)依法开庭审理**审、第二审和再审案件;


  (四)评议案件;


  (五)提请院长决定将案件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六)按照权限对案件及其有关程序性事项作出裁判或者提出裁判意见;


  (七)制作裁判文书;


  (八)执行审判委员会决定;


  (九)办理有关审判的其他事项。


  第六条 审判长履行下列职责:


  (一)指导和安排审判辅助人员做好庭前调解、庭前准备及其他审判业务辅助性工作;


  (二)确定案件审理方案、庭审提纲、协调合议庭成员的庭审分工以及做好其他必要的庭审准备工作;


  (三)主持庭审活动;


  (四)主持合议庭对案件进行评议;


  (五)依照有关规定,提请院长决定将案件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六)制作裁判文书,审核合议庭其他成员制作的裁判文书;


  (七)依照规定权限签发法律文书;


  (八)根据院长或者庭长的建议主持合议庭对案件复议;


  (九)对合议庭遵守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情况负责;


  (十)办理有关审判的其他事项。


  第七条 合议庭接受案件后,应当根据有关规定确定案件承办法官,或者由审判长指定案件承办法官。


  第八条 在案件开庭审理过程中,合议庭成员必须认真履行法定职责,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中有关司法礼仪的要求。


  第九条 合议庭评议案件应当在庭审结束后五个工作日内进行。


  第十条 合议庭评议案件时,先由承办法官对认定案件事实、证据是否确实、充分以及适用法律等发表意见,审判长*后发表意见;审判长作为承办法官的,由审判长*后发表意见。对案件的裁判结果进行评议时,由审判长*后发表意见。审判长应当根据评议情况总结合议庭评议的结论性意见。


  合议庭成员进行评议的时候,应当认真负责,充分陈述意见,独立行使表决权,不得拒绝陈述意见或者仅作同意与否的简单表态。同意他人意见的,也应当提出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进行分析论证。


  合议庭成员对评议结果的表决,以口头表决的形式进行。


  第十一条 合议庭进行评议的时候,如果意见分歧,应当按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但是少数人的意见应当写入笔录。


  评议笔录由书记员制作,由合议庭的组成人员签名。


  第十二条 合议庭应当依照规定的权限,及时对评议意见一致或者形成多数意见的案件直接作出判决或者裁定。但是对于下列案件,合议庭应当提请院长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一)拟判处死刑的;


  (二)疑难、复杂、重大或者新类型的案件,合议庭认为有必要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


  (三)合议庭在适用法律方面有重大意见分歧的;


  (四)合议庭认为需要提请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其他案件,或者本院审判委员会确定的应当由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案件。


  第十三条 合议庭对审判委员会的决定有异议,可以提请院长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复议一次。


  第十四条 合议庭一般应当在作出评议结论或者审判委员会作出决定后的五个工作日内制作出裁判文书。


  第十五条 裁判文书一般由审判长或者承办法官制作。但是审判长或者承办法官的评议意见与合议庭评议结论或者审判委员会的决定有明显分歧的,也可以由其他合议庭成员制作裁判文书。


  对制作的裁判文书,合议庭成员应当共同审核,确认无误后签名。


  第十六条 院长、庭长可以对合议庭的评议意见和制作的裁判文书进行审核,但是不得改变合议庭的评议结论。


  第十七条 院长、庭长在审核合议庭的评议意见和裁判文书过程中,对评议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建议合议庭复议,同时应当对要求复议的问题及理由提出书面意见。


  合议庭复议后,庭长仍有异议的,可以将案件提请院长审核,院长可以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第十八条 合议庭应当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的有关规定。遇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理期限的,应当在审限届满前按规定的时限报请审批。


  从上述文章我们可以得知,合议庭通过后多久宣判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案情复杂,则普通程度审理一般是六个月结案;如果案情简单,则是简易程序三个月结案。以上便是小编为您带来关于"合议庭通过后多久宣判"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重庆邦民律师事务所的律师。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所分享内容为原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各位读者学习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电话: 023-6305-0970

邮箱: bangminlvsuo@163.com

联系我们

邮箱

二维码

返回顶部

所在地址:重庆市龙山街道龙山一路5号扬子江商务中心24F    热线电话:023-6305-0970

Copyright © 2023—2026 重庆邦民律师事务所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云威科技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