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班工伤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更新时间 / 2023-04-19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中,劳动者在工作或视同工作过程中因操作不当或其它原因造成了对人身的侵害,而在上下班途中受到的事故是否属于工伤的认定这是我们都十分关注的问题。被认定为工伤的标准包括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以下由小编为您一一解答。


  一、上下班工伤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职工应当认定为工伤。条例规定,职工有六种情形之一,应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二、如何认定“上下班途中”


  *高人民法院发布司法解释《*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对于广受社会关注的上下班途中的工伤认定,这部《规定》明确了四种认定情形。


  《规定》第六条规定:对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情形为“上下班途中”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1、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2、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3、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4、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三、上下班工伤认定标准


  1、时间是从离开家门起算上班时间


  在《工伤保险条例》中,职工在上下班途中所受到的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和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均可认定为工伤。


  上下班途中首先应该是按单位规定的上下班时间计算。“大部分事业单位都会有相关的规定。”但在实际中,一般会合理地进行判断。例如,从家到单位平时需要1个小时车程,单位上班时间为上午9时,则从8时起就应该算是上班时间。


  法院在实际断案中,一般会认定在法定工作时间中,从离开家门起为上班时间开始,回到家中为上班时间结束。“如果规定一个星期工作时间为5天,那就是在这期间,离开家为上班,回到家为下班。”


  2、交通事故须非本人主要责任


  现行的《工伤保险条例》除了规定的机动车事故以外,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非机动车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也应认定为工伤。


  各方都认为,增加多种交通工具是弥补了过去规定中的漏洞。该规定方便了工伤认定。从公平性而言,工伤认定增加多种交通工具,使得法规更加公平公正。但《工伤保险条例》中也明确规定,所有交通事故须是非本人主要责任,如果是本人负主要责任则不能认为是工伤。


  以上便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上下班工伤认定标准是怎样的”的相关内容,从上面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在法律上,法院在实际断案中,一般会认定在法定工作时间中,从离开家门起为上班时间开始,回到家中为上班时间结束。如果您对上述内容仍有疑问,可以在线咨询重庆邦民律师事务所。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所分享内容为原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各位读者学习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电话: 023-6305-0970

邮箱: bangminlvsuo@163.com

联系我们

邮箱

二维码

返回顶部

所在地址:重庆市龙山街道龙山一路5号扬子江商务中心24F    热线电话:023-6305-0970

Copyright © 2023—2026 重庆邦民律师事务所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云威科技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